导师风采
赵德平,教授,198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学士学位;199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,获硕士学位;200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,获博士学位。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像处理、分形理论和垂直搜索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工作,先后在软件学报、东北大学学报、中国图形图像学报、信息与控制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、控制与决策、小型微型计算机、计算机应用研究、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杂志上发表30多篇论文,获得辽宁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次。
靖新,1963年出生,博士,教授,2005年起担任硕士生导师。现为软件工程、管理工程、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、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多个学科点的硕士研究生导师。辽宁省数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辽宁省数学会理事、辽宁省运筹学会常务理事。主要科研方向是优化算法、系统建模、广义系统分析与控制等。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项,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、参加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4项、参加校青年基金和基础基金等多项,并获得辽宁省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、沈阳建筑大学科技奖等多项。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。
主编和参与编写教材10余部,主持辽宁省级、校级教研项目多项,多次获得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教学奖励。
导师风采
朱宝彦,教授,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理学硕士,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。现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、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。所在专业: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,软件工程。研究方向是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;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及控制;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技术。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973计划课题、辽宁省教育厅科技项目、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项目等15个基金项目的研究。出版学术专著与主编教材9部。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2项,沈阳建筑大学科技成果奖1项。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其中国际杂志13篇、SCI检索6篇、EI检索17篇。
王福忠,1963年出生,博士后,教授。2008年博士后出站。研究方向:“动态系统的鲁棒控制和可靠控制器的设计”及“光伏系统控制器优化设计”。发表论文60余篇,EI检索40篇,SCI检索2篇,申请国家专利3项。以第一主持人身份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,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项目4项。先后获辽宁省自然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;辽宁省电机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。2010年被授予辽宁省专家库专家称号。首次提出了双故障(任意故障)可靠控制器的设计思想,给出了“双故障可靠控制器的设计算法”和“系统部件(传感器和执行器)冗余度的算法”。在光伏发电技术领域,提出了“光伏阵列和蓄电池变阵的设计方法。
导师风采
刘杰民,教授,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力学专业,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工学院(现东南大学)力学专业,2003年获日本山梨大学工学博士学位。 主要从事材料力学、粘接力学、扰动材料力学和张量分析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。主持教育部、辽宁省教育厅等部门科研课题多项,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其中被EI收录40余篇,被SCI检索8篇。出版《材料力学有限元分析》专著1部,主编《材料力学》、《材料力学教程》和《材料力学精要和题解》教材3部。
主编和参与编写教材6部,曾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级以上教研项目多项,并多次获得中国建设教育、辽宁省高等教育及沈阳建筑大学等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等奖励。
导师风采
孙常春,1979年出生,教授,工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。201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,获工学博士学位。主要研究方向: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析、控制与仿真技术。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(L2013229)1项;以第一作者在“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,Chinese Physics B,物理学报,控制理论与应用,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,电机与控制学报,工程数学学报,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,IEEE ICMA”等中外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SCI、EI检索论文18篇。
邢双云,1979年出生,教授,博士研究生,硕士生导师,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、软件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主要从事广义随机系统分析与控制、非线性鲁棒控制、最优控制、智能优化控制等研究工作。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,校基金4项,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、建设部科研课题3项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、校基金多项。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SCI论文3篇;EI论文7篇。参编教材1部,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。曾被评为“校先进工作个人”、“校优秀教师”等殊荣。指导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多次获得国家二等奖、三等奖等,指导美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2项。
|